啟動After effects 6.5,新建一個Composition,然后新建一個固態層。選中固態層,打開"Effect/Trapcode/shine"菜單選項,為圖層增加Shine特效。單擊Effect Controls面板中Shine的Options按鈕
完成shine的注冊~
Shine參數詳解
我們對Shine的參數做詳細的介紹,并結合一些實例來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步驟1 啟動After Effects 6.5。按"Ctrl+N"組合鍵新建一個Composition合成文件,項目素材窗口中雙擊鼠標左鍵,導入一張背景圖片作為我們要增加效果的素材,并將圖片拖放到Timeline時間軸窗口中,
步驟2 選中圖片所在層,打開"Effect/Trapcode/shine"菜單選項,增加Shine效果,默認參數下的效果如圖
下面對參數進行介紹。在Effect Controls面板中可以看到Shine的詳細參數,如圖
PRe-Process(預處理):在應用Shine效果之前需要設置的功能參數,它包括下面的一些參數:
Threshold(閾值):它的含義為分離Shine所能發生作用的區域。不同的Threshold可以產生不同的光束效果,如圖10所示為閾值為169時的效果。
閾值為80時的效果。
Use Mask(使用遮罩):這里可以設置是否使用遮罩效果,勾選Use Mask以后,它下面的Mask Radius和Mask Feather參數被激活,它們分別代表遮罩半徑和遮罩羽化。如圖12所示為遮罩半徑為123遮罩羽化為72時的效果。
Use Mask(使用遮罩):這里可以設置是否使用遮罩效果,勾選Use Mask以后,它下面的Mask Radius和Mask Feather參數被激活,它們分別代表遮罩半徑和遮罩羽化。如圖12所示為遮罩半徑為123遮罩羽化為72時的效果。
Ray Length(光線發射長度):設置光線的長短,數值越大,光線長度越長,如圖14所示為光線長度為1時的效果。
Shimmer為一些微光的控制參數。在這里可以調節光束的細節或運動參數。
Amount:微光的影響程度
Detail:微光的細節
Source Point affects Shimmer:光束中心對微光是否發生作用
Radius:微光受中心影響的半徑。
Reduce flickering:減少閃爍
Phase:可以在這里調節微光的相位。
Use Loop:是否循環。
Boost Light:這里設置的是光線的高亮程度,我們可以改變它的值來看一下效果,如圖16所示為Boost Light為2.0時的效果。
Colorize:顏色設置。這里可以調節光線的顏色,選擇預置的各種不同Colorize,可以對不同的顏色進行組合
我們選擇Colorize為None模式,此時光線的顏色為原圖的顏色
如果選擇One Color(單一顏色)模式,此時候的光線顏色為一種顏色,我們可以通過調整Color參數的顏色就可以改變圖中的光線顏色
如果選擇3-Color Gradient(三色漸變)模式,就可以調節Highlights高光、Mid High中間色和Shadows陰影的顏色
如果選擇5-Color Gradient(五色漸變)模式,則可以調節五種顏色:Hightligts高光、Mid High中間高光、Midtones中間色、Mid Low中間陰影、Shadows陰影等
選擇不同的預置模式可以很方便的制作光線效果,這里我們不再一一敘述,下面是一些不同的光線效果。
Base On:決定輸入通道,共有7種模式,如圖24所示。
Lightness:使用明度值。
Luminance:使用亮度值。
Alpha:使用Alpha通道。
Alpha Edges:使用Alpha通道的邊緣。
Red:使用紅色通道。
Green:使用綠色通道。
Blue:使用藍色通道
Source Opacity(源素材透明度):調節源素材的透明度。
Shine Opacity(光線的透明度):調節光線的透明度。
Transfer Mode(疊加方式):它的使用方法和層的疊加方式類似,這里就不再一一敘述了。
透過云層的光線
在了解了Shine插件的參數含義以后,我們使用它來制作一個透過云層的光線實例。
步驟1 啟動After Effects 6.5。按"Ctrl+Alt+N"組合鍵建立一個Project(項目),然后打開"Composition/New Composition"菜單選項,建立一個類型為PAL D1/DV,大小為720×576的Composition,幀速率為25FPS,時間長度為4秒
步驟2 打開"File/Import/File..."菜單選項,導入需要處理的云層圖片,然后拖動云層圖片到Timeline(時間軸)窗口中。
步驟3 選擇時間軸中的云層圖片,然后打開"Effects/Trapcode/Shine"菜單選項,為云層添加Shine特效。
步驟4 在"Effect Controls"面板中打開Shine特效Colorize組下的Colorize,將其設為NONE,這樣就會采用圖層自身的顏色和亮度發光。修改"Source Point"中的X軸和Y軸坐標數值,可以改變發光源的位置,這里我們將Source Point設置到到云層中最明亮的區域。設置"Transfer mode"為Add模式,這樣可以獲得更加絢目的光線效果
步驟5 發光區域的控制。打開Pre-process組,調節Threshold閾值,Threshold值越大,發光區域越集中到明亮的區域
步驟6打開Shimmer組,設置Amount為300,Detail為40
步驟7 制作動態效果。在Timeline窗口中,將時間標尺移動到0秒位置,然后在Effect Controls窗口中設置Shine的參數。設置Threshold參數,單擊關鍵幀標志,為時間軸增加關鍵幀,設置它的值為255
步驟8 移動標尺到第3:27秒處,設置Threshold參數數值為160
步驟9 設置發光源的移動效果。在時間軸窗口中移動時間標尺到0秒位置,然后設置Source Point參數,單擊關鍵幀標志,插入關鍵幀,設置發光源坐標為(489,274)
將時間標尺到第3:27秒處,設置發光源坐標為(294,215)
現在我們就制作好了這個光線流動的效果,按下小鍵盤上的0鍵進行預覽,如果現在覺得效果滿意,就可以輸出它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