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導語:《紐約時報》近日發表署名為蘭達爾·斯特羅斯(Randall Stross)的文章稱,一段時間以來,全球最大廣告主寶潔公司在Facebook進行了一項“實驗”,斥資在這家當今世界最大的社交網站上進行品牌推廣?,F在這項實驗進展如何?
會員不愿做“托兒”
日前,我前往這兩家公司一探究竟。寶潔和Facebook都不愿透露更多內情?;ヂ摼W廣告業的獨立專家一直在密切關注社交網站與公司合作的進展,他們看到的是一些公司在社交網站的品牌推廣遭遇重重困難。社交網站的會員顯然更愿意同朋友聊天,不愿將寶貴時間浪費在瀏覽廣告上。
當大品牌將橫幅廣告置于社交網站會員主頁時,他們支付的廣告費倒是不高,可問題是,這種廣告幾乎被放置在被遺忘的角落?;ヂ摼W廣告公司SocialMedia Networks聯合創始人塞思·戈爾茨坦(Seth Goldstein)在其Facebook博客上寫道,橫幅廣告“即便沒有被完全忽視,但會員們一般會把其作為毫不相干的東西視而不見。”
廣告主在邀請會員訪問專門用以宣傳其產品的網頁時,只能通過兩種途徑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一是巨資開發頗具創新的宣傳材料,二是像有獎競賽這種老式的營銷方式。當廣告主試圖利用新的“社交廣告”,向會員朋友推廣其商業信息時,他們的廣告會受到關注,但并不見得一定會受到對方的喜愛。
社交網站的會員不愿成為“托兒”其實有情可原。市場調研公司IDC上個月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只有3%的網民愿意讓廣告商利用他們的朋友做廣告。這份研究報告將社交廣告稱為“死胎”。
代價高昂的實驗
所有依賴廣告生存的網站都或多或少地竭盡全力,欲將流量轉變為營收。谷歌等搜索引擎上的廣告是個例外,確實有利可圖,原因就在于瀏覽這些網站的用戶往往具有購買熱情。然而,其它一些網站卻不能向廣告主提供具有類似購買欲望的訪問者。谷歌旗下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像Facebook一樣,過于依賴用戶自創內容,仍在高流量、低營收的廣告行業中進行著一場代價高昂的實驗。
我們本可以通過財務數據來搞清楚Facebook網站上的廣告現狀,但卻無法獲得這些數據。Facebook是一家私營企業,該公司發言人告訴我說,Facebook不公開公司營收狀況或任何有關其廣告收入的信息。
至于寶潔,這家全球日用品巨頭只準許Facebook僅透露一次網站營銷的結果,這可能也是迄今該網站最為成功一次的品牌推廣——“佳潔士凈白牙貼”(Crest Whitestrips)的營銷活動。這次營銷開始于2006年秋季,寶潔邀請了Facebook上20個大學校園網的用戶成為佳潔士凈白牙貼在該社交網站網頁的“粉絲”。Facebook稱,佳潔士凈白牙貼共獲得了1.4萬名“粉絲”,營銷取得巨大成功。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