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個方面系統的幫你理解電商運營在日常應該干點啥。
很多人雖然在電商運營的崗位上入了行,但是對于運營本身其實并沒有非常深度的理解。所以很多時候會發現,大家似乎都在忙著手頭兒的活兒,
活兒趕活兒,雖然一直都挺忙,但卻很少抬起頭看看前面的路。于是會發現一年到頭,好像進步不算很多。
所以這次我們就系統的理一理我所理解的電商運營在日常都應該干點啥。
?
我把日常運營拆成了這樣四大部分來說。
?
第一部分是有關店鋪的一些具體工作;
第二部分是從人員管理的角度說說我的一些經驗和想法;
第三部分從流程角度說說經驗;
第四部分是提出一些基礎但是宏觀的概念,提醒大家不斷拔高自己的位置;
?
我們一點點來看。
?
說到店鋪日常的基礎工作,會有這樣幾個維度需要考慮。
?
1,首先要知道有些工作是每天都需要做的;
2,有些數據在一定的周期內是需要持續觀察的;
3,在做活動時有些數據需要持續的關注;
4,必要時拓展渠道有助于生意銷售額的提升;
5,當有些工作可以被技術手段替代時,及時給產品和技術的同學提需求;
?
?
?
以上這些內容每天都應該看看。合理分配時間后,這些工作不會浪費很多時間,卻可以幫助你了解店鋪目前的情況。說到對店鋪數據進行持續性觀察的時候,
其實我們離不開這樣一個眾所周知的公式:
?
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
?
所以如圖所示,當我們把公式里每一個指標都進行再度的細化后,就會分解成為不同的工作內容,而每一個工作內容,又可以通過利用數據的對比(環比&同比)的方式了解數據的增減和趨勢,從而對后續的工作有進一步的判斷。
?
?
這里著重需要強調的是,當數據積累到一定量級后。對于用戶的進一步細分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的運營中對許多工作的指標更具合理的判斷。
舉例來說,你有10萬的用戶量級。
那么這10萬用戶有多少是新增的只買過一次?有多少是買過兩次的?他們購買的產品和消費的金額都是多少?當購買過你的主打產品后,你是否推薦了匹配的產品做關聯推薦?亦或你是否請他們幫你進行過推廣——請他們的朋友購買享受優惠?除了購買產品外。你是否提供了交流的空間給用戶?這些用戶足夠活躍嗎?還是已經流失呢?你又是否針對自己的產品合理的定義了“活躍”和“ 流失”?
?
?
其實只要做好了上面每日必做和階段性的關注后。
在活動期做的內容就顯得很是水到渠成。無非是做好時間方面的規劃和準備,讓伙伴們在合理的時間范圍內有條不紊的推進活動進度就好。其實我的價值觀里,相較于做了個不錯的活動結果,過程中的合理規劃不讓伙伴們感覺節奏不舒服更加值得讓人尊敬。
?
第四點相對簡單,當你在一個渠道做的已經非常順暢,不妨開始著手分經理拓展更多渠道。當你的幾個旗艦店都已經正常運轉,不妨提前思考清楚開設更多的專營店、專賣單和拓展其他分銷商。這里的思考其實著重點在于,消費者明明可以在一個店里買齊東西,為啥要在搜索的時候看見那么多店?這些店的區別(差異化)在哪里?是否產品不一樣?價格或活動機制不同?銷售地域有別?還是服務略有區別?有了差異化,自然可以分流不同的消費者需求。
?
?
第五條強調這樣兩個小邏輯。
?
1,運營一定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全流程的體驗自身的產品、服務和流程。
發掘不合理,同時提出新建議。
?
比如自身網站的登陸注冊流程如何?在引導用戶補充全自己的信息時,是否引導做的足夠好?
?
2,既然運營每天都要看數據,是否可以在合理的時間,把這些耗人工非常大的日報、周報等工作通過系統的手段加以縮減人力?
那么數據的可視化也考驗運營人員的歸納總結能力。
所有的管理最后都會落到執行人上。而現在大部分企業都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好像永遠招不到合適的人。
所以我們找人的原則就是,沒有合適的人就找一個看上去基礎不錯的人自己培養成合適的人。這里的基礎不錯跟業務能力不一定相關。主要說的是情商在初步接觸時要足夠好。待人有禮貌,表達清晰,邏輯思維看得出可以培養……如果本身看上去就很機靈那簡直完美。而既然想做運營,有些知識體系應該是需要逐步建立的。
比如圖中提到的這些內容。
?
?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爭斗……那么為了讓一群合適的人一起合作愉快并且勁兒往一處使。就需要對各部門合作的流程加以定義、監督和優化。而從我個人的經驗中,這三件事兒做好就比較加分。
?
?
當我們所有人低頭忙活的時候。非常需要時不時的抬頭看路。不然很容易南轅北轍,事倍功半。所以下面兩組邏輯是我時刻提醒自己注意的大旗。為啥要做生意呢?做生意就是為了掙錢。開一個天貓店做運營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掙錢。所以目標不僅要關注GMV,至少要同期關注多少人退款以及廣告花費值不值了。
想要做好生意又涉及到更深入的研究。畢竟很多人覺得計算成本和 盈利只要算術就好。而營銷的許多讓人更感興趣的部分卻在于傳播。而《藍海戰略》就既從生意的本質上給出了可以做修改權重的理論指導,也同期給出了營銷人做傳播尋找內容的解決方案。而關于品牌的小知識,更是《創建強勢品牌》里給出的基礎框架。畢竟很多人雖然把“品牌”倆字掛在嘴邊,卻并不知道品牌都包含哪幾個方面……
?
?
OK,以上內容就是我個人對于日常電商運營的一些理解。
作者:王偉晨
來源:夏狐貍說電商和電影營銷(ID:Sylar54)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