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教師節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那天早上一起床就忽然想到老師應該有自己的節日?!苯處煿澋淖钤鐒撘馊?、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這樣說。
那是1984年12月9日,王教授當天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北京晚報》。第二天,《北京晚報》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長建議開展尊師重教月活動》,引起了讀者強烈反響。12月15日,北師大鐘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
其實早在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學教授爽秋、程其保等發起,擬定每年6月6日為教師節。1932年,國民黨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后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195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將教師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合并一起。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教師沒有單獨活動,沒有特點。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伊始,即開始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有利于全范圍內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風尚。
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的日子,而從此以來,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