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說了一下物聯網可視化的設計經驗,今天我們再來講一下,物聯網可視化設計開發中的交互設計。
我們可以把大數據可視化大屏分為兩種,一種“純展示型”另一種“展示+功能型”,具體怎么區分,很簡單,純展示型幾乎沒有交互,后臺錄入數據,在大屏上展示就行了。而展示+功能型,例如實時監控數據動態變化、實時采集數據、實時數據對比功能、云計算數據、分析與預警等等。 純展示型的沒有太多需要講的,我們重點來說一下帶有功能的物聯網可視化的結構層(信息架構)。我們說過,物聯網可視化核心就是數據來架構,一切都要圍繞數據來進行功能的規劃。可以說物聯網可視化的就是將業務的關鍵數據以可視化的方式展示出來。 首先要清楚一點,大數據可視化的大屏的交互,區別于網頁和app。大屏使用群體很可能就是固定的幾個人,例如數據監控人員,工具分析人員,而非面向非特定的群體,從這個方向上考慮,交互設計的時候就可以弱化一些引導性的元素,例如一個可點擊的數據組件,就可以不加“點擊進入”按鈕。 也可以設計隱藏式的交互方式,例如鼠標左移動、上移動、出來控制面板,當屏幕是觸摸屏的時候,也可以通過指定的手勢來觸發交互特效。為了讓用戶感知到一直停留在主頁面上,交互上跳轉頁面能用“關閉”按鈕就不用“返回”按鈕! 大數據可視化設計不可能沒有動態特效,動態特效是可視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動效的增加能讓大屏看上去是動的,有著更好的用戶體驗,有參與感。但是不要太多的特效,讓人不知所措,一是不方便操作,而是很難找到中心,弱化了數據的展示效果
如何控制動態特效的度不是很難,首先,重點部分能動、讓人感覺舒服,并且這部分也不影響數據的展示即可。另外,動態特效最好是被動觸發的,即用戶不進行操作,動態特效就不出現,出現后可以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變化。如果頁面中都有多個動態特效,首先特效就不能一樣,讓人視覺疲勞容易混淆。其次特效要有強弱的區分,重點的要表現的強,其他的相對較弱。
我們最后總結一下:大數據可視化的交互設計以數據為主,特效是為了突出特效對比而不是純粹的為了炫酷。剩下的只要能將數據展現的清晰明了,你可以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