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虎,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服裝專業畢業的應屆生。創業10個多月,收入就已經超過100萬元。
一幢三層小樓就是他的永發制衣廠。他說,他是大一快結束時騎著自行車閑逛找到這里來的,發現租金每平米才5元,面積有972平米,很合適,就租了3年。“從進大學我就知道要干什么,所以沒事我就到處閑逛。”汪虎覺得,自己學的是服裝設計專業,出來后肯定做這行,所以提前做了創業準備。
上學時,當同學們上網玩游戲、逛街的時候,他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去給別人打工。“學吃苦!”他說,每天晚上到別人的廠里就是為了磨煉自己。
“我們家庭條件也不算好,那是他們準備拿去做生意的錢。”他說,說服他們費了不少勁。但他軟磨硬泡,讓父母都覺得煩了后,交出了20萬元。按照計劃,他用10萬元從一所關閉的中職學校買來了幾十臺縫紉機,又從朝天門添置了必要設備,請來了工人。在他上大二的時候,一家名為“永發”的制衣廠開工了。
“外套、內衣……服裝共有11大類,我只做T恤、棉衣、外套這三類,業專于精嘛!”汪虎興奮之余沒忘記給自己的產品一個定位。創業之前,他就已經到朝天門批發市場“掃蕩”過無數次,哪些衣服好賣,哪些款式走的量大,哪些是主要消費群體,都已牢牢記在心中。汪虎說,他的廠現在是個無名小廠,沒有自己的品牌,只能做中低檔服裝走量,所以給商品定位在這一群體。
創業前三個月,門面的銷售狀況并不好,零售加批發,每天就幾十件衣服,少的時候一天賣不到一件。汪虎覺得,還是人脈不夠成熟的原因。于是,他會常常到各個商店走走,一來了解一下對手的經營狀況,順便也可以結識一些買家和批發商。那段時間,他大清早就到朝天門混個臉熟,下午和晚上就到廠里搞管理。慢慢的,生意開始有了好轉,到去年底,一天銷量就能達到以前一個月的。
汪虎說,他做的衣服大多都是模仿別人的款型,所以走的量還可以,少的一天也要賣掉100多件,多的可以達到成千上萬件。所以,他的財富積累很快,光是去年下半年就銷售了8萬多件,一件衣服按最少10元的利潤計算,加上今年上半年的銷量,10個月時間差不多賺了100多萬元,很快就還清了父母的借款.
他對未來還有一個短期的構想,準備在三年后搬到兩路,在那里買塊1萬平方米的地,用500萬元以上的資金做大、做強自己的事業,以后要讓自己的服裝走上國際T臺。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