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學中,我們經常需要向學生展示一些地理照片,像云圖,巖石、礦物照片,風景名勝照片,地形類型、植被類型照片等。如此眾多的地理照片若都用幻燈機來放映,一則放映方式單一,二則資料攜帶不方便,也不宜保存。利用authorware制作成課件放映,可改變展示手段,放映效果多樣,易激發學生興趣,并且資料易于保存、更新。下面具體介紹利用authorware5.0制作地理幻燈片的一個例子。
本例課件運行時,畫面出現一幅背景圖案,單擊鼠標或按任意鍵,出現一本大相冊,通過相冊上方的導向按鈕可以進行翻頁、瀏覽、查找、退出等操作。相冊下方顯示頁碼。在各幅照片之間轉換時,存在各種過渡效果。
制作過程:
1、將需要展示的地理照片用掃描儀輸入計算機,選定路徑(如:我的文檔\地理照片)保存,利用工具軟件如acdsee將圖片轉換成authorware能夠導入的圖片格式,如gif格式。
2、啟動authorware5.0創建新的項目文件,在出現的new file對話框中單擊cancel命令按鈕,取消添加new file類型的knowledge objects。
3、單擊file→save as菜單命令,出現【另存為】對話框,選定保存路徑(如:我的文檔\地理幻燈片)保存。
4、拖動一個顯示圖標到流程線上,命名為【背景】。雙擊【背景】顯示圖標,導入一幅背景顯示圖案(單擊file→import),亦可利用繪圖工具箱繪制一幅(注意:該“背景”圖案在幻燈片放映中始終出現)。
5、拖動一個等待圖標到流程線上,命名為【等待】,等待時間設成5秒。選定【key press】和【mouse click】復選框,取消選定【show button】。
6、拖動一個框架圖標到流程線上,命名為【地理幻燈片】。在框架圖標的右側拖入數個顯示圖標(顯示圖標的個數視所選定的地理照片的個數而定),分別命名為【h1】、【h2】、【h3】、【h4】……,為他們各導入一張要展示的地理照片(單擊file→import,在隨后出現的對話框中選定導入文件路徑,如:“我的文檔\地理照片” ,選定一幅圖片后,單擊import)。
7、雙擊【地理幻燈片】框架圖標,彈出標準框架結構設計圖,我們做以下改動:
(1)將最上面的顯示圖標更名為【像框】。雙擊該圖標,刪除原內容,導入一幅像框圖案(亦可利用繪圖工具箱繪制),再用文本工具輸入文字:第{currentpasenum}頁,其中系統變量:currentpasenum保存框架中的當前頁號。
(2)右擊【像框】圖標,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單擊“properties”命令,彈出【display icon】對話框,單擊“options”選項區域中的“update displayed variables”復選框,使頁碼可以刷新。
(3)在最下面的流程線上拖入一個計算圖標,命名為【退出】。雙擊它,彈出【計算】窗口,輸入語句:quit()。
8、雙擊【像框】圖標,按住“shift”鍵,再雙擊【h1】圖標,使兩幅圖片都出現在展示窗口中,調整“h1”照片的大小,使其嵌入框架內。右擊【h1】圖標,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properties”命令,彈出【display icon】對話框,在“layer”文本框中輸入“1”,使其顯示在像框上。
9、對【h2】、【h3】、【h4】……圖標也照上一步同樣處理。
10、給顯示圖標加上過渡效果。右擊【地理幻燈片】框架圖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properties”命令,彈出【framework icon】對話框,該對話框中只有一個“page”選項,單擊后面的“…”按鈕,彈出過渡效果對話框,選擇一種中意的過渡效果(這樣設置后,每頁的過渡效果都一樣,如果想對個別頁采用其他的過渡效果,可選定該頁進行個別設置)。
11、至此,程序設置完成,可單擊control→restart試著運行一下,看看效果如何。最后,單擊file→save存盤。
上面我們制作的“地理幻燈片”課件,具有以下優點:
1、修改更新容易
若需要刪除或增加某些地理照片,無需再重新制作課件,只需刪除或增加框架圖標下的顯示圖標數量即可。
2、放映方便
該課件中含有定向控制按鈕,可以進行前后翻頁,可以通過“查找”按鈕直接展示某一頁等,避免了幻燈機放映時頻繁更換照片的麻煩。
3、方便教師保存
地理教學所需要的地理照片較多,需要分門別類進行保存。數量多,查找起來也麻煩,而且照片使用次數多了,會產生破損。制作成課件保存在電腦中或光盤上就可減少以上麻煩。
4、利于資源共享
地理照片制成課件后,復制容易。在建立了校園網的學校,可以通過設置“共享”與其他老師共用,亦可通過分享其他老師的資料使課件制作得更完美。
5、改進展示數量和質量
使用計算機展示幻燈片,可以因減少手工展示中多余的動作而節省時間,從而使教學信息的展示數量有所增加。
課件中使用了過渡效果,改變了幻燈機展示的單一模式,易于引起學生興趣,增加注意力和觀察效果。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