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應用程序前必須將其打包為可執行文件,打包后不允許再修改。打包前必須盡可能排除其中的錯誤,為此authorware提供了調試手段和調試工具。
1)語法錯誤
指錯誤地拼寫函數、變量或設計圖標名,遺漏了必要的參數和符號,如缺少“)”、“end if”等。authorware可發現語法錯誤,并在關閉設計圖標或設計圖標屬性對話框時提出警告。
2)運行期錯誤
指在運行期間無法定位所需的外部函數文件,外部多媒體數據或外部庫文件,此時authorwae將提示出錯。
3)邏輯錯誤
指程序執行流程中不能正確地反映設計者意圖的錯誤,如錯誤設置某個響應的激活條件,造成該響應永遠不可能匹配。或者在一個循環執行的決策判斷分支結構中錯誤設置退出分支結構的條件,造成程序無法繼續執行等。邏輯錯誤隱蔽性較大,可能存在于打包的程序中。
避免出現各種錯誤應該從程序設計期間著手,在編寫程序時付出的少量努力可大幅度減輕后期的調試工作量。避免程序出現錯誤的有效的手段有以下幾種。
1)程序流程模塊化
使用“群組”設計圖標組合實現某一邏輯功能的多個設計圖標,然后賦予其一個能夠切實反映其功能的標題,可大大增加程序的可讀性。
2)分塊管理程序代碼
在同一個“運算”設計圖標中盡量避免使用過多的語句。可通過建立多個“運算”設計圖標,并集中放置實現同一邏輯功能的語句,有利于定位代碼中出現的錯誤。
3)添加注釋信息
為“群組”設計圖標增加,或在一個功能模塊前面放置一個包含注釋信息的“運算”設計圖標,詳細地說明模塊中每個設計圖標的作用,模塊的功能等,這有助于調試和維護程序。在“運算”設計圖標中,最好為關鍵性語句分別加是注釋。
4)為設計圖標上色
當設計窗口和設計圖標數量均比較多時,為設計圖標上色將有利于開發人員區分不同的功能模塊。
5)嵌入變量
通過在“顯示”或“交互作用”設計圖標中嵌入變量,可跟蹤變量值。將程序中使用的關鍵性變量嵌入到文本對象中后將對應的設計圖標設置為“顯示變量更新”方式,可使變量的當前值始終顯示在“演示”窗口中,便于跟蹤程序的執行。調試結束后,從文本對象中刪除變量。
在多媒體交互作用程序的編制過程和程序設計完成后,都需要對程序的各模塊和整個程序進行調試。根據用戶的需求和編程人員的表現目的來對程序中的錯誤和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改調整。
程序的調試是一個交互作用應用程序設計中的重要一環。在程序的調試過程中,調試人員要模擬用戶的各種狀態,輸入不同的內容和動作,來測試程序的健壯性和使用的靈活性、便利性。如果最終用戶對程序的使用方法非常模糊、甚至某些誤操作會導致整個軟件系統的崩潰,這些都標志著該應用程序的失敗。
所以,我們在程序的編制過程中,要全面地測試各程序模塊實現的功能和與其他模塊之間的通信暢通與正確,還有對用戶誤操作的預防和處理。
在程序的編制過程中,編程人員需要隨時觀察程序的效果,在大多數傳統的編程語言中,編程人員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用到對源程序的編譯和連接上,最終目的僅僅是為了看一看一個小小的改動對程序的影響。這種將大量的時間耗費在重復的編譯連接上是非常無意義的。
多媒體的開發靠的是對圖形和動畫的精心組織、交互結構的精心設計和多種媒體的結合使用。媒體和動畫都有很大的時效性,對于一個多媒體程序,開發的時間越短,其時效性就越好。如果將大量的時間耗費在程序的編制和調試上,多媒體產品開發周期不斷拉長,則對多媒體產品的損失就越大。
authorware為開發人員提供了豐富的調試工具和檢測工具。在傳統的編程工具中,如果開發人員希望對程序中間的某一部分修改來看看修改的結果,必須無數次執行程序前一段的無意義內容才能夠看到所修改的結果。而使用authorware編程,開發人員可以執行程序流程線上任一部分的內容,無須執行前一段或后一段的內容,單獨執行修改過的內容即可。
authorware實現的多媒體編程的完全可視化,開發人員可以在設計窗口的流程線上控制和觀察程序的流程,不同的設計按鈕來完成不同的功能,豐富的函數和變量為authorware程序設計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在該部分內容中讓我們學習authorware為開發人員提供的靈活的設計和調試程序的工具。主要有以下內容。
1)“開始”和“停止”旗幟的使用:開始和停止旗幟可以放置到程序流程線上的任意位置,用來控制程序的執行起始位置和停止位置。使用這兩個旗幟,開發人員可以執行整個應用程序的一部分。
2)authorware的跟蹤窗口:authorware的跟蹤窗口可以用來跟蹤哪些設計按鈕正在執行和監控變量設置的值等。在使用跟蹤窗口前,讀者必須首先熟悉如下內容。
①單步特性。
②進入特性。
③重置特性。
④暫停和恢復特性。
⑤ 對跟蹤窗口中產生信息的含義進行學習。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