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社交電商不得不提的是拼多多,它借助微信發展起來,帶動了新一代社交電商的發展。那今天就從拼多多來談談社交電商的魅力是怎樣的。
1、銷售模式
傳統銷售模式:消費需求-搜索平臺-對比-完成消費-達成交易。
社交電商銷售模式:通過社交平臺進行分享-使消費者產生需求-引導消費者消費-完成消費流程,達成交易。
對比兩種消費模式,傳統電商就是在釣魚,等消費者自己上門;社交電商就是在撒網,把魚帶到網里。效果可想而知,后者的市場也就會大的多。
2、增加用戶粘度
傳統電商增加用戶粘度方式就是放出福利活動,減價、折扣、返現等等。這種模式對消費者來說有實際意義,但對于商家來說活動一結束,或者競爭商家福利更大,自己的用戶就會流失。傳統電商在用戶粘度方面很難做大。
社交電商增加用戶粘度的方式是提高渠道內容優質性,高質量的內容,能為商家納新,也會給商家帶來持續關注。拿拼多多來說,持續內容推送,能夠為其帶來新用戶,并且帶動老用戶二次消費。作為社交電商的另一個代表“小紅書”,主打各種美妝、時尚好物推薦,由于其了解年輕用戶樂于分享的特性,以“看、買、用、分享”四位一體,強調標簽化。在用戶體驗方面,大量高質內容讓用戶有著充分的“搜索場景”,帶來明顯的拉新效果。
3、多元化發展
傳統電商模式只能依據用戶需求產生消費,但社交電商的商業模式是利用用戶在社交平臺上對內容分享的方式,以分享帶動消費。
4、針對人群
傳統電商在用戶人群上不如社交電商有針對性。拼多多最活躍的用戶群體是年輕人,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程度都比中老年更強,更容易有消費欲望。對于年輕人來說拼多多不僅是電商平臺,而是引領生活方式的綜合性平臺。
5、深入用戶
社交電商在深入用戶上具有傳統電商不具備的優勢。社交電商能通過平臺,進行實時消息推送,并能通過社交平臺收集用戶數據,知道用戶需求,進行針對性推送。
6、流量
社交電商以優質內容分享,帶動銷售。可以想象,當A通過消息買到商品,經使用后發現商品不錯,勢必會分享給其他人,朋友B看到后也有興趣購買,在質量不錯的前提下又會分享給別的人...這樣一次宣傳,能帶來更多的用戶,形成商家流量的增長。傳統型在分享環節上就比不上社交型,流量都被社交電商搶走,經濟效益就會越來越低。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