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下行,實體零售倍感壓力,百貨超市等傳統行業經營形勢嚴峻,部分企業負增長。最新數據顯示,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累計下降3.1%,增速相比上年回落了4.2個百分點。實體零售商選擇“押寶”購物中心,通過增強消費體驗,拓展市場空間。
經營成本上漲、網絡零售發展……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步入實體零售,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下降6.1%,增速比4月份低8.0個百分點,相比上年同期也放緩了9.2個百分點。5月份,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同比正增長的企業家數僅為21家。
在統計的93家零售公司中,百強中87家實體店銷售增速近年來連續下滑,同比增速僅為3.2%。以百貨為主的銷售增速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其中22家企業出現負增長;超市為主的企業銷售增速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其中7家企業出現負增長。
新型購物中心業態興起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購物中心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全國17個城市落成零售物業存量達6120萬平方米。目前,全國在建項目323個,總面積3200萬平方米,全球前10購物中心在建最大的城市9個在中國。未來1到2年,這些城市仍有300多座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開業。
據報告監測,在優質購物中心存量中,60%為都市型購物中心。這類項目位于交通便利、零售氛圍成熟、客流穩定的核心商圈,因此空置率僅為5%,首層租金溢價約為40%。
實體商業加快擁抱互聯網
實體擁抱互聯網的重大舉措,萬達、騰訊打造了飛凡開放平臺,全國有超3000個購物中心、百貨商場以及影城等商業項目與飛凡達成合作,成為商業聯盟的成員。4萬多商戶入駐飛凡平臺,會員超過1.1億,活躍會員超過4400萬。6月17日~19日,由飛凡平臺牽頭的活動,三天內商業聯盟累計交易額達88.4億元,實體店累計客流3.88億人次。
搭建線下消費平臺
據資料介紹,體驗消費強調以生活情境出發,塑造人們的體驗與認同感,通過建筑以及城市風格融合成的別致休閑消費場所,激發消費者消費意識與消費行為。
據了解,萬達廣場對商戶類型比例進行調整,增加了餐飲、娛樂、親子活動等部分,是為增強消費者的體驗。
宜家是典型的體驗式消費。營造一個家居環境,設置不同的樣板,消費者能對產品進行試用,且不會有工作人員過來阻止、干擾。
回歸消費本質引導消費需求
媒體時代下,消費者的目光聚焦向數字媒體,由單向傳播轉為雙向互動。在互聯網時代,用戶消費行為已不再是單純購物,而是重視購物時精神的滿足感。
目前實體商單純提供購物已無法和消費者互動,需要打造零售業生態圈,里面有價值鏈和體驗鏈,有更多增值服務。只有創新發展才能抓住消費升級帶來的商機。對經營者來說,以商品為基礎,顧客為核心,環境為前提,仍是實體商業的根本。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