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罵過淘寶,但心里一直是看好和喜歡淘寶的。阿里巴巴網(wǎng)站大概賺錢比淘寶多得多,但我一直覺得阿里巴巴B2B是個挺莫名其妙的東西,長久來說不看好。淘寶和支付寶則前途無量。
淘寶這幾天強力打擊刷信用是個挺好的事,甚至是必須的事。當大家不再相信報紙上的新聞時,官民互信鏈條就崩潰了,當大家不再相信淘寶商家信譽時,淘寶也就離崩潰不遠了。
但靠“誠信自查”肯定是不靠譜的,靠審查封號也是沒前途的。
看到淘寶的“誠信自查”新聞,我首先想到的就是SEO,職業(yè)病反應(yīng)。但其實刷信譽不就相當于搜索引擎里的垃圾網(wǎng)站和作弊?要黑帽SEO自己檢查自己是不靠譜的,靠人工刪除spam也是不可行的。
搜索引擎是怎么處理垃圾和作弊的?靠算法。找出典型垃圾的特征,形成模式,用算法刪除或降權(quán)。實際上,刷信譽與搜索作弊的鑒別可能算法都很相像:
帳號/域名注冊時間
帳號/域名歷史表現(xiàn)
帳號/域名活動是否穩(wěn)定
帳號/域名與其他帳號/域名互動關(guān)系
好的算法可以處理掉大部分垃圾,肯定會誤殺,也肯定會有漏網(wǎng),但準確率達到一定程度,用戶就感覺不到大區(qū)別了。
淘寶本身的站內(nèi)搜索就是個很高水平的搜索引擎,但反垃圾方面可能不是很強,畢竟是在自己網(wǎng)站上,沒那么多垃圾。所以,也許淘寶應(yīng)該和Matt Cutts談一下,或者至少跟雅虎反垃圾組(趁雅虎搜索業(yè)務(wù)被裁掉之前)談一下,比靠淘寶客服部門處理刷信用靠譜得多。
我相信所謂自查已經(jīng)有算法參與,但不用讓商家自查了,不用鬧得人心惶惶,自己悄悄弄一套誰也搞不清怎么回事的算法,直接把信用數(shù)調(diào)整了就完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