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將通過實例,說明應用按鈕響應的方法及其技巧。
將地名作為按鈕響應的名稱,然后讓用戶選擇,根據選擇不同的結果,制作相應的結果圖標。由于將按鈕響應的屬性設置為 after next entry ,這樣結果圖標的內容將一直顯示在演示窗口內,直到單擊其他的按鈕響應為止。
選擇地名
(1) 將計算圖標拖動到流程線上,命名為“窗口大小”。
(2) 雙擊“窗口大小”圖標,將演示窗口的大小定義為 400 × 300 。
(3) 將顯示圖標拖動到流程線上,命名為“背景”。
(4) 雙擊“背景”圖標,將一幅背景圖導入到演示窗口內 ( 如圖 6-18 所示 ) 。
圖 6-18 導入背景圖
(5) 將顯示圖標拖動到流程線上,命名為“選項”。
(6) 雙擊“選項”圖標,打開演示窗口。
(7) 選擇文字工具,在其中輸入“請選擇背景所在地?”。
(8) 雙擊箭頭工具,將輸入的文字定義為透明。
(9) 打開 text 菜單中的 font 子菜單,將文字的字體定義為宋體。
(10) 打開 text 菜單中的 size 子菜單,將文字的大小定義為 20 。
(11) 雙擊橢圓工具,打開顏色設置對話框。
(12) 將文字的前景色設置為紅色。
(13) 選擇文字之后,使用 ctrl+i 組合鍵,打開“選項”圖標的屬性設置對話框。
(14) 在 layout 選項卡內,將 positioning 定義為 on screen 。
(15) 選中 initial 單選按鈕,分別將文字的橫坐標及縱坐標定義為 (160 , 40) 。
(16) 單擊 ok 按鈕,關閉打開的“選項”圖標的屬性設置對話框。
(17) 拖動交互圖標到“選項”圖標的下方,將其命名為“回答”。
(18) 將顯示圖標拖動到“回答”圖標的右下方,打開 response type 對話框。
(19) 選中 button 單選按鈕之后,單擊 ok 按鈕。
(20) 將添加的顯示圖標命名為“北京”。
(21) 雙擊“北京”圖標上面的標識符,打開按鈕響應的屬性設置對話框。
(22) 選擇 button 標簽,打開 button 選項卡。
(23) 在 size 文本框內,將按鈕的大小設置為 75 × 25 。
(24) 在 location 文本框內,將按鈕的位置定義為 25 × 100 。
(25) 單擊 cursor 文本框右側的按鈕,打開 cursors 對話框。
(26) 單擊手形作為顯示光標的外觀,單擊 ok 按鈕。
(27) 單擊 response 標簽,打開 response 選項卡。
(28) 打開 erase 下拉列表框,選擇 after next entry 。
(29) 打開 branch 下拉列表框,選擇 try again 。
(30) 打開 status 下拉列表框,選擇 not judged 。
(31) 單擊 ok 按鈕,關閉打開的按鈕響應屬性設置對話框。
(32) 雙擊“背景”的結果圖標,打開演示窗口。
(33) 在其中輸入“正確”,并將使用宋體、紅色及 16 格式化文字。
(34) 使用 ctrl+i 組合鍵,打開結果圖標的屬性設置對話框。
(35) 在 layout 選項卡內,將 initial 定義為 290 × 135 像素。
(36) 單擊 ok 按鈕,關閉打開的屬性設置對話框。
(37) 重復上述 (16) ~ (34) 步的操作,創建按鈕響應“上?!?,并將它的顯示結果設置為“再來一次”。
(38) 重復上述 (16) ~ (34) 步的操作,創建按鈕響應“香港”,并將它的顯示結果設置為“再來一次” ( 如圖 6-19 課件的流程圖所示 ) 。
圖 6-19 課件的流程圖
(39) 單擊播放按鈕,觀看并測試課件。
為了使演示窗口的大小與背景圖片相匹配,可選擇 modify → file → properties 命令,或者使用 ctrl+shift+d 組合鍵,打開文件的屬性設置對話框,將演示窗口的大小定義為 variable ,這樣就可根據背景圖片的大小調整演示窗口。
如圖 6-20 運行課件所示,運行課件時,將在演示窗口內首先出現“北京”、“上?!奔啊跋愀邸钡?3 個按鈕響應,單擊“北京”按鈕時,將給出“正確”的提示。單擊“上海”或“香港”按鈕中的任何一個,都會顯示“再來一次”的提示。
圖 6-20 運行課件
通過 button editor 對話框,用戶可以定制所需的按鈕。由于 authorware 6.0 提供的按鈕非常有限,不能滿足多媒體創作的需求,于是定制按鈕就成為一條必由之路。對于按鈕的狀態, authorware 6.0 允許用戶定義它的 up , down , over 及 disable
[1] [2] 下一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