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城域網
通常,我們把城域光網定義為跨距從幾十公里到上百公里的光傳輸網,一般服務于大的、業務量集中的城市地區。城域光網橋接于長途網和接入網之間,把接入網中企業網、校園網的各種業務連接到運營商的骨干網。近幾年來,隨著長途傳輸骨干網的大規模建設、用戶接入及局域網的寬帶化技術的普及,網絡的瓶頸逐漸轉移到了城域網,原先以承載話音為主的城域傳輸網絡,已無法適應城域數據業務的快速增長,城域網絡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1.1用戶對供應速度的要求
速度不僅僅指帶寬,而且也指提供服務的速度,而且兩者都日趨重要。用戶所需要的是大容量帶寬和及時地提供服務。因此,剩下的問題是誰能夠提供和什么時候能夠提供這些業務。
在局域網中帶寬持續增長,已經由10/100Base-T發展到了G比特級以太網,很快又發展到10G以太網,同時在長途骨干網中,也從傳統的SONET業務發展到了支持T比特傳輸速率的大容量DWDM系統。但是由于城域網(MAN)的容量有限,用戶仍然在為通過城域網將地理上分散的局域網連接起來。
隨著互聯網/數據業務、高速緩存業務、應用業務提供商(ASP)的引入、存儲區域網絡(SAN)和其他業務的增加,城域網的業務將持續爆炸式地增長。
在帶寬爆炸式增長的情況下,基于單波長環形結構的傳統SONET網絡很快就過時了。SONET非常適合于傳輸TDM業務,但它的幀結構和工作方式對于M比特和G比特數據業務的傳輸而言,已經證明是沒有效率的。再者,城域SONET結構的設計初衷是將本地業務量送到長途骨干網,并向長途交叉連接器饋送環間業務量。第二代DWDM城域網開始解決特定環網上的容量需求,并采用靜態光分插復用器(OADM)提供基于波長的點對點業務。但是,新涌現的網絡要求采用大端口(例如,1000×1000或以上)全光交叉連接器(OXC)來完成環間交換。這充其量只是一個耗資巨大的臨時性解決方案。
使網絡自身具有分布式交換能力,并且能夠支持環形或者邏輯格形體系結構將極大地減少對OXC的需求,并且可以使網絡對不斷變化的業務模式進行優化。光纖不再是專門為干線傳輸提供服務,交換式主集線器所需的端口數也將大大減少。
1.2城域網的新面貌
仔細觀察一下當前的城域網業務市場,不難發現本地業務提供商的收入來源正在發生巨大的轉變,從傳統的本地交換運營商(ILEC)的端局到電信運營綜合樓和網絡接入點(NAP)。一個典型的電信運營綜合樓在同一幢建筑物內能容納多個業務提供商、互聯網業務提供商(ISP)、有線電視網前端以及其它許多潛在的用戶。從目前大搞網絡接入點(這些接入點將服務于眾多的運營商和互聯網業務提供商)不難看出這個趨勢。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