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路由器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如何用簡單的方法解決路由器故障,在這里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Packet Internet groper(ping) 該命令主要是用來檢查路由是否能夠到達,由于該命令的包長非常小。
所以在網上傳遞的速度非常快,可以快速檢測要去的站點是否可達,一般您在去某一站點是可以先運行一下該命令看看該站點是否可達。如果執行Ping不成功,則可以預測路由器故障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網線是否連通、網絡適配器配置是否正確、IP地址是否可用等。如果執行Ping成功而網絡仍無法使用,那么問題很可能出在網絡系統的軟件配置方面,Ping成功只能保證當前主機與目的主機間存在一條連通的物理路徑。它的使用格式是在命令提示符下鍵入:Ping IP地址或主機名,執行結果顯示響應時間,重復執行這個命令,你可以發現Ping報告的響應時間是不同的。
請注意,5個數據包已經發出,但是我們在第一個數據包上遇到一個超時,而所有其他的數據包平均只用了49毫秒就得到了應答。其實這也不一定說明它有問題,實際上這種情況是非常多見的,之所以第一個數據包超時,這是很容易解釋的。以太網協議在OSI模型的第2層上運行,而IP和ICMP則在第3層上層運行。在我們能夠與運程的路由器通信之前,我們必須將第3層的地址轉換成第3層的地址,這需要花費時間,Ping的默認超時只有兩秒鐘。我們不能以足夠快的速度將IP地址轉換成MAC地址,來防止第一個數據包超時,而后面的數據包則不需要轉換MAC地址,因為它已經保存在ARP表中了。如果我們在第一個Ping之后立即試發相同的Ping,那么我們就不應該看到第一個數據包超時,因為ARP高速緩存仍然存儲著遠程路由器故障的MAC地址。
請注意這一次所有的數據包都接收到了,有些情況下,可能有幾個數據包收不到。我們立即可以想到的一種情況是ISDN(DNN)連接有問題了。如果在發送Ping命令時數據鏈路恰巧出現路由器故障,那么在連接恢復之前,所有的5個數據包都可能超時。在這種情況下,你既可以改變感興趣的信息的定義,也可以在試發Ping命令之前使用另一種方法,就是擴展型Ping命令。
擴展型Ping命令
關于Ping命令還有另一個問題需要注意,按照默認設置,用戶方式的Ping命令將TTL組件設置為32。Ping遇到每個路由器故障時,這個值將遞減1。如果TTL的值變成0,那么最后一個路由器故障將發回一個ICMP超時消息。如果你有一個非常長的路徑,那么這個值可能不夠。在大型網絡中,必須使用擴展型Ping來檢查網絡的連通性。
擴展型Ping命令與用戶方式的Ping命令有一些差別,比如:擴展型Ping我們必須激活才能使用。它只支持IP協議、AppleTalk和 IPX協議,不支持Apollo、CLNX、DECnet、Vines、XNS等協議,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優點是,我們自己可以改變Ping命令使用的默認值,改變這些值后,就可以使用相同的應用程序來進行許多不同的測試。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